在哥本哈根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向全世界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以节能减排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将成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方面应当如何作为?
北京交通大学(简称北交大)给出的答案是:积极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在节约型学校建设上不断创新,该校提出的“管、改、育、研”法在节能减排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该校常住人口3万余人,年均用水量100万立方米,相对年供水指标的140万立方米节约28.57%。从1985年到现在,累计节水500万立方米,相当于5年用水量。
“管”:创新管理手段,建立节能长效机制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管理亦是生产力。北交大通过持续创新管理手段,建立健全组织、落实责任和建立长效机制、出台节约激励政策等手段,不断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步伐。
首先,北交大成立了由校长挂帅的节能领导小组,小组是学校节能工作的最高领导部门,对节能工作进行分层监管,权责分明。学校通过落实责任、建立长效机制,让节能工作实现有章可循。
其次,该校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节约能源管理办法,全部用水、用电部位安装水、电表,指标分解到每个单位,奖励节约,超额收费。对单位,采取水电定额指标管理,签订用水协议。对学生食堂,进行水电成本核算,按实际用量收费,杜绝浪费现象。学校食堂用餐人数3万多人,通过实施节能管理,年用水量由原来的9万立方米变为现在的3.7万立方米。对学校供暖,也进行全成本核算,供暖用水量减少了60%。
“改”:加大技改力度,助推节约型校园建设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北交大秉承这一理念,始终贯彻“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高校文化,无论在节能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还是在基建设施的改造方面均做出了大量的工作,节水、节电和节气成效显著。
水的循环利用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1991年,北京交大率先提出“污水资源化”理念并获准建立洗浴污水处理站,被北京市列入1993年全市节水示范工程项目。2006年,近11万平方米的学苑学生公寓落成,该学生公寓实现全部使用中水冲厕,年均节水4万立方米。据了解,该校在2009年动工的学生活动中心,又规划新建一个日处理能力500立方米的中水处理站,以满足对学生生活区污水处理的需求。
2005年,北交大开始实施“雨水拦截工程”,收集约20万平方米汇水面积的雨水和每日约150立方米的中水,全面解决了教学区、家属区10万余平方米的绿化用水。该校的绿地全部采用微灌溉系统,节水率达到50%。学校雨水利用的做法在2006年北京市今冬明春水务建设工作大会上得以推广,并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拨款。
为了节能减排,北交大对学校的基建设施进行了全方位技改。校园内的水泵、电梯全部安装变频调速设备,年节电20万度。全面使用节能型变压器,年节电2万度。浴室供水系统采用“浴室水温自动调节、恒温供水混合罐”等设备,将管道剩水回收利用。校内草坪安装微喷灌设备,该设备被北京市节水办作为示范工程在全市高校和园林系统中推广应用。学校投入60多万元更换新型的节能灯管,在楼道内安装声光控开关,年节电约30万度。
2007年,学校筹措资金600多万元对供暖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将原有老式锅炉更换为新式节能锅炉,更换、增加供暖主干管,按不同性质进行分区管理,在学生放假期间,宿舍采取低温管理,大大降低了能源的使用。
2008年进行了第三次水量平衡测试,投资100多万元对旧有阀门与水表进行更换,完善供水管网,彻底杜绝跑冒滴漏隐患。此外,在节气方面,学校食堂安装节能灶头,在保持原有火力的基础上,可节省燃气30%以上。
[1] [2] 下一页
|